為進一步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,建立健全常態化、長效化制度機制,激勵全員上下持續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,近日,亨通集團組織開展“電影里的黨史課—《鄧小平小道》觀影”主題活動,集團300余名黨員共同觀看了電影,感悟改革風氣之先。
有員工說,鄧小平小道是“小道”,更是正道,這正道就是永遠跟黨走。永遠跟黨走,也正是亨通這些年發展的正道。正如亨通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局主席崔根良所說,“黃沙、石子、水泥、鋼筋,沒有水,黏合不到一起,只有用水的力量,才能把它們變成堅固的混凝土。黨組織在企業里就像水,能夠增強凝聚力?!?/span>
“心急吃不了熱豆腐”“我的經驗,一是樂觀、二是不怕”“忍,不是認輸。忍耐就是要,想得開,挺得住?!庇霸豪锏拇笃辽?,逆境中的鄧小平,字字箴言;屏幕下,亨通集團的新老員工黨員目不轉睛,時而抹一把激動的淚花,沐浴在黨性的光輝和偉人的人格魅力中。
哪有什么困難 逆風也能飛翔
“小平同志在最艱苦的三年,仍然心系百姓,思考著普通人的衣食起居”,亨通集團黨委副書記、副總裁吳如其暢談觀影感受,讓他印象特別深刻的是電影里的一處細節——端午節“娃娃沒有粽子吃”。鄧小平見了卻說,“我不特別,粽子也不特別,娃娃吃不上粽子才特別”。
影片中,看似普通的細節,卻著實體現了小平同志心思細膩,從生活中的小細節思考起什么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的大命題,這也是他后來改革開放思想的醞釀過程。而亨通也是因改革開放才有了后來飛速地發展。
1991年的蘇州太湖畔,亨通集團從一家無名小廠,在改革開放浪潮中披荊斬棘、創新爭先,正是憑借著一點一點的積累和創新理念。早些年,為了打破技術封鎖,研發中國人自己的“光棒”,亨通每天數十萬科研經費投入,三年多時間屢戰屢敗、屢敗屢戰,最終將光纖材料領域這一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,讓中國在世界該領域有了話語權。吳如其說,“困難面前,只要你決心足夠大、毅力足夠強、辦法就會越來越多?!?/span>
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。鄧小平的小道,何嘗不是漫漫人生路的縮影?!坝捌_頭那一句,‘忍耐就是要想得開、要挺得住’,瞬間抓住了我的心。不管是我們生活中還是工作上,都需要忍耐的智慧?!笨粗婢持械泥囆∑?,亨通國際黨支部國際營銷總監莊巍也感慨良多,“這幾年受疫情影響,企業的海外項目遇到了很多的困境。其實,在困難面前,到底該怎么迎難而上,我們老一輩革命家鄧小平已經做了最好的詮釋??赐暧捌?,我突然覺得,我們遇到的問題都不是事兒了?!鼻f巍說。
“我們很多員工,每次出海,在船上一干至少就是一個月。環境嚴峻、標準嚴格,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?!鼻f巍回憶說,“我們逐一攻克了海底智能電力系統連接、大洋流下深海施工、大長度海床巖層水平定向穿越等世界性難題。不怕、樂觀,也是黨建引領下亨通人的精神?!?/span>
歷經三十余年的發展,亨通已經成為中國光纖光網、智能電網、大數據物聯網、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國家創新性高科技國際化企業,產業遍布國內13個省市,海外布局建設了11個產業基地,有3家公司在境內外上市,光纖通信產品占了全球市場份額的15%,是我國光纖光網領域規模最大系統集成商和網絡服務商,是全球光纖通信制造前三強。
傳承、發揚老一輩的革命精神
“我看到鄧爺爺為了修好一個零件,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時,特別感動?!弊鳛楹嗤瘓F的客戶端質量工程師袁泳琪,深受啟發,他說,“老一輩人的生活條件和工作環境都十分艱苦,但他們仍可以保持樂觀,堅守信仰,心系人民和國家。而我們現在衣食無憂、國泰民安,又有什么資格去懈怠?!痹剧髡J為,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,必須傳承和發揚老一輩人的革命精神,艱苦奮斗,克服懶惰,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,時刻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;在工作中要腳踏實地,善于解決問題,敢于擔當責任,勇于直面矛盾,要有強烈的進取精神。做人要正直、老實,要對黨、對組織、對人民永遠忠誠,甘于奉獻,做到不忘初心,善始善終。
“產業發展到哪里,黨的工作就覆蓋到哪”。30多年實踐中,亨通集團始終堅持企業發展與黨的事業同頻共振,引導公司上下跟黨走正道、依法守商道、誠信講公道、治理上軌道、發展不偏道。黨建如同血液細胞一般,滲透于亨通集團“肌體”之中,融入企業生產經營、人才培養、企業文化、和諧共建、社會責任五大工程,形成“車之雙輪、鳥之兩翼”齊頭并進、齊飛共進的融入式民企黨建新格局,讓黨建成為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“紅色引擎”。
影片《鄧小平小道》講述的是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,鄧小平被下放江西監督勞動的真實歷史。
為保護和照顧小平同志,當地工人群眾為他開辟出了一條500米長的小路。三年四個月,小平同志每天往返在這條小路上,觀察和思考中國的道路和民族的未來。這條小路,連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,人們把這條小道親切地稱為“小平小道”。
在江蘇省委宣傳部、江蘇省電影局和蘇州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,蘇州廣電傳媒集團參與了影片的創作生產。本片集結了國內一流的創作班底,由王興東擔任藝術監制、編劇,雷獻禾擔任總導演,盧奇聯合導演,盧奇、于慧領銜主演,蘆月林、周影、林韜分別擔任美術指導、剪輯指導和攝影指導。